舅舅家派的人似乎都认识这个人,纷纷向他道了谢,还尊称其为‘高先生’。柳怡安还在轿子里不停地扯弄着帘子,感觉到了轿子重新被抬起正要换方向。‘唰’的一声,轿门被她粗鲁的挥开,她那一双复杂的眼眸慌乱的看向轿外。‘高先生’正准备打马往城门的方向赶,不过是下意识的往身后看了看,却对上了她那双如深渊一般的眼睛。他忽然忘了自己接下来的举动,也在不停地打量轿子里人的举动。

“小姐你怎么了呀,你是摸额头干什么,是昨夜着凉了吗?”侍女说着便将手放到了她的额头“没什么不一样的呀,小姐,你怎么这样看着我……”

“阿雨,把他给我丢出去!”女子终于抬起头,却是对侍女说了这话。

高昂抬眼往李文慕那儿看了一眼,想了一会儿,举起酒杯对李文慕道:“今日能大败盗匪,真真是多亏了李老爷的高风亮节”其实不止李文慕一个人出了钱,只不过李文慕也算得上是沐阳城富了,自然被宰的惨了一点。而高昂这是明显跟李文慕套话说,自然地捡些好听的了。

“高先生谬赞了,能大败盗匪自然是齐将军高先生和众位将士的功劳,李某不过是和各府一起分担了此次剿匪的银钱而已”李文慕不愧是活了几十年的老狐狸了,将话说的滴水不漏。

“李老爷不必这么谦虚”话虽这么说,但前面那番话并不是高昂真正想说的话,所以很快转了话锋道:“我今日先于齐将军一行人进城,在通往流云堡的路上见着了你府上的人抬着个轿子,我见他们抬得慢悠悠的,担心一会将军进城会跟他们撞到,倒是连掉头都不方便了,就上前去拦了轿子,不想却惊了轿中人,还望李老爷替我像轿中的那位小姐陪个不是”高昂一本正紧的说出这番有预谋的话。

李文慕却笑道:“高先生不必介怀,那轿中人是李某的外甥女,今天才从晨曦城赶过来的,因旅途劳顿所以李某才吩咐了下人让他们慢些抬轿,不想却差点挡了将军,真是多亏了高先生”。

两人有客套了一番,就各自忙各自的了。只见刚刚只顾喝酒的齐力行去伸手碰了碰高昂,等高昂附耳过来时才八卦兮兮的道:“你今天很不寻常啊,该不会是看上人家姑娘了吧!”其实齐力行也就是瞎说一番,过过嘴瘾罢了,谁知一语成谶。

高昂却是不语,只是朝着齐力行一笑便不再理会他了。

等了好一会也没见高昂回话,便知刚才是自己讨了个没趣,便道:“明天你好好休息一天,后天我们就出回扬天”。

高昂喝了一口酒道:“真要我去?”,齐力行点点头。

高昂喝着酒,脑子里正思量着到了扬天后有哪些麻烦事要处理。

旅途劳顿的柳怡安一夜无梦,算是睡了个顶好的觉。第二日她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后就带着阿雨去了饭厅。柳怡安在这里住了5年自然对每一条路都很熟悉,阿雨见柳怡安直直的往饭厅走,一点弯路都没绕,不禁惊奇万分,心想小姐的认路本事也太好了吧。

饭厅离怡安住的“扶风院”不是太远,一炷香的路也就到了。怡安进了饭厅看见了坐在主位上得舅舅。

“怡安给舅舅舅母请安”怡安行了个礼。

李文慕赶紧伏了怡安起身,嘴中还在责怪道:“你怎么这么早就起了,昨儿你才到,我想你怕是要多睡一会,就没叫你来用饭了”。

怡安笑了笑道:“我昨了睡得很早,今天一大早就醒了,想着舅舅现在应该在用饭,就来给舅舅请安了”。

李文慕领着怡安在他左手边坐下道:“怡安出落成大闺女了,今年也有15了吧”。

怡安道:“是15了”。

李文慕感慨道:“想当初你娘亲也是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嫁的人,那时候啊你舅母偷偷哭了好几天”随即又有些哽咽的道:“没想到你爹娘去的这样早,剩下你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怡安放心,有舅舅在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怡安想到舅舅的疼爱顿时也红了眼眶“我自是知道舅舅疼我”。

廖氏见两人都要哭的样子,赶忙来打了个圆场,道:“赶紧用饭吧,不然饭菜都凉了”。

李文慕放开了怡安的手,指着坐在桌上的几人给怡安介绍到,怡安一一见礼后,便开始用饭了。

因着前世在李府呆过五年,了解桌上众人的喜好,这一顿倒是让大家对怡安有了个好印象。尤其是舅舅舅母二人,在感叹妹妹教女有方的同时,对怡安更是疼爱了些。

初来咋到的柳怡安在李府中可谓是无所事事到了极点,虽说她对沐阳城非常熟悉,但是现在才刚从晨曦过来,怎么能表示对这里很熟呢,另外她现在也没有心去和十五六岁的怀春少女交朋友,实在是很难现象她和那些少女在一起讨论着某些小心思的场景。

怡安的无聊廖氏看在眼里,非常积极地将于自己交好的姐妹家同龄女儿介绍给怡安认识,可是每次见过面后都没见怡安和她们展出友谊,这让廖氏非常焦急。廖氏生了三个儿子,她最小的儿子都比怡安大上个十来岁,因此儿媳妇们跟怡安也没什么共同话题,家中的那些庶女虽然有年纪相当的,可是廖氏却看不上眼,因此也不愿意让怡安去接触。当廖氏现自己交好的那些人家的同龄女儿全跟怡安认识却都没有展出友谊的时候,廖氏就急了,她想不通为什么怡安和那么多家的女儿都谈不来,只好归结于别人家的女儿太无趣。

眼看着怡安来到李府已经快二个月了,可还是一个可以交心的人都没有时,廖氏开始在李文慕面前念叨,结果李文慕的的一席话,顿时点醒了廖氏,李文慕道:“我看怡安是个有主张的人,不喜欢与那些个世家小姐们交往,你也就别为难她了,现在怡安都十五了,当年小妹不也是这个年纪出嫁的么,我看啊不如现在就给怡安认识些男孩子,处的好的以后就算是咱得侄女婿了,就是处不成也不要紧,我的那些至交家里的孩子都是能说会道的,给怡安解解闷也是好的”。

廖氏拍了拍头大叫一声自个儿糊涂了,怎么把怡安的终生大事给忘了?感觉到自个失职的廖氏即刻道:“我看宋老爷家的小儿子就很不错,上个月刚刚从山上学艺回来,我上次到宋夫人那去见着了,剑眉星目,甚为一表人才,而且他五岁就上了山,应该也没有什么心上人之类的,让他和怡安处处,想必宋夫人也会乐意的”。

李文慕听了廖氏的话,皱眉道:“宋家的小儿子,我没怎么听说过,不知道性情如何?”李文慕又想了一番才道:“怡安刚来的那天庆功宴上,高先生还向我打听怡安呢,要是怡安能嫁给高先生,那可就……”。

廖氏打断李文慕的话:“高先生那样的人物可不是普通女子能攀得上的,虽然怡安在我们眼里是顶好的,但是在高先生那就不一定了。我更担心若是怡安将心给了高先生,高先生看不上怡安怎么办,我可不想好好地闺女为了个情字变样”。

李文慕想着宴会那天虽然高先生是问了怡安,但是他此去扬天二个月,李文慕在高昂还没有进一步行动的情况下,也不敢断定高昂是存了什么心思。

李文慕想了一会才笑道:“也是,高先生的心思那是一般人懂得了得,肯定是我想错了”。

夫妻俩商量了半宿,最后决定先让怡安和姓宋的小伙子见见面,要是合了眼缘就深入了解,要是不和就换人。

远在扬天的高昂,此时烦躁不堪。扬天是天子的城池,自然多是自视甚高的人。高昂的父亲是前任的宰相,殚精竭虑一生为国。高昂自小就是有名的神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十三岁入朝为官,十七岁辞官返乡,皇帝本来不愿意放他回乡,在他与皇帝彻夜长谈,皇帝知晓了他的心不在朝政,当了四年官不过是他父亲放心不下刚刚亲政皇帝时,才让他辞官回乡。

那些个自视甚高的人全想出名,出名的最好办法就打败曾经的风云人物高昂,谁不知道高昂文武双全啊,只要在一方面赢了高昂,在另一方面也能拿出来说说了。所以自从高昂搬到沐阳城后最不愿意的就是回扬天,因为在扬天有一大堆麻烦。本来高昂准备面过圣就回沐阳城的,可是在扬天的老宅被塞了一大堆得挑战书,个个都要与他切磋一二,导致来扬天一二个月了也没能回去。

高昂今年不过才弱冠之年,在沐阳城不论年纪多大的人都会尊称他一声‘高先生’,可见高昂的声望有多高。有传言说皇上想把才及笄碧树公主嫁给他,所以在沐阳城一般人家的女儿都不敢打高昂的主意。因此李文慕在被廖氏的一席话浇醒了之后,也就熄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