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中国百年建筑 > 2、梁思成,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

中外比较的研究是一种整体的研究。上述对建筑系统的研究也是整体的研究。整体的研究还有其他层次,包括综合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的跨学科研究,和以区域为单位的建筑文化圈研究、以群体为单位的建筑群研究,以及以单体为单位的建筑物的室内外及装饰的研究等等。

对建筑类型的研究还可以以特定的时间空间为ฦ范围进行综合考查。例如晚清新政时期,仅北京就出现了洋式的住宅、衙署、学堂、工厂、兵营、市政设施、监狱等大量新า型建筑。对它们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意义显然要大于对单体个ฐ案的研究。

在早期的分期讨论中ณ还能看到一些将中ณ国近代建筑的展类比为生物现象而分为生期、展期、成熟ງ期和衰退期的简单化做法。它体现了一种线性的历史观念,即将历史的主体统一化、匀质化、抽象化,进而试图现它的展规律。在操作上这种线性的历史写作大多是一种“大事记”编年,它将生于不同空间背景下的历史活动按照时间顺ิ序联缀起来,用时间的先后体现因果,而不顾ุ实际的空间关联,也就是用时间消除了空间。它对建筑和城市问题的描述通常也脱๳离了具体的时空背景,使得它们只是一种人为建构的“历史规律”框架的填充物,而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常常遭到了忽视。换句话说,这种写作最关心的是材料“有什么”,而不关心材料的“为什么เ”。针对这一情况,赵国文先生在1้987年表的“中ณ国近代建筑史的分期问题”一文非常具有启性。他所强调的中国近代地域间展的不平衡性从地域的角度打破了统一的和匀质的“中国建筑”的假设,在理论上促进了各地近代建筑研究的展开。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中国城市๦和建筑的近代化大致集中在七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除了台湾地区以外,还有以上海ร和南京为ฦ核心的长江下游地区,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的(直隶)京津地区,以哈尔滨、长春、大连、沈阳为核心的满洲地区,以香港、广州、厦门为核心的华南地区,以武汉、重庆、昆明为核心的华中和西南地区,和以青岛、济南为核心的胶州地区。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建筑的近代化各有不同的原因、过程和特点,反映出历史的复杂性和丰ถ富性,因此笔者主张,今后中ณ国近代建筑史的写作不妨采取“记事本末”的方式,以时空范围都比较明确的专题研究为主导,兼顾年代先后。各主题在时间上可有重叠,不必遵循看似清晰其实却简单化的线性编年。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展。不仅中国城市建筑的现代化问题吸引了中外学者广泛的注意,而且中国国内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体,取得了丰硕成果。由汪坦先生和日຅本藤森照信先生主编的包括有十六个ฐ大中城市近代建筑普查资料的《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更是二十世纪继中国营造学社ุ之后中国建筑方面的第二次大规模调查。经过十余年脚๐踏实地的工作,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不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已大大过了以往。五、六十年代以政治史的分期为ฦ框架,以建筑功能ม类型、技术和造型风格为内容的比较宏观的中国近代建筑史叙述正在被这一时期以专题、个ฐ案为对象的中、微观研究所替代。前๩者强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对建筑展的影响,是中国建筑社会学研究的先导;尤其是当时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情况下城市展特点的探讨,以及对工业建筑、城市中下层居住建筑、农村和革命根据地建筑的调查至今仍不失其价值。但在另一方面,由á于受到历史决定论的影响,这种叙述把物质现象当作为ฦ“时代精神”的表现,注重规律性和共性,也即社会因素的作用,忽视了或然性和特殊性,也即建筑业自身展的具体情形;而对政治史叙述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认同也๣影响了对于中国建筑同时生的现代化转变的充分认识。近十五年来,尤其是大6方面在业师๲汪坦先生的先倡导下,学者们改变了视角,开始将中国建筑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去探讨系统内部各个方面在外来影响下向现代化转变的具体过程和表现,通过对专题、个案的研究推进了学科总体的拓展和深化。以下笔者试就管见所及对近十五年来这项ำ研究已๐经取得的主要成果从以下九๡个方แ面在内容和方法上做一评述:1.关于近代建筑史分期问题;2๐.关于近代建筑的生产关系,即建筑系统的现代化过程;3.关于近代建筑教育;4.关于近代中外建筑家;5.关于近代建筑类型与技术;6.关于近代市政与城市规划;7.关于近代重要城市建筑;8.关于近代重要建筑作品;9.关于近代建筑思想。

由á革命转向建设是历史的必然。辛亥革命后,即使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争取到足以进行建设事业的局面,即使其后的军阀统治和军阀混战窒息了民族๣工业的生机、中国并没有出现随政治革命而来的"产业革命",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确曾出现过中国民族工业展的"黄金时代"。

政治的腐败,导致外国经济文化的大规模浸入。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我国国土上,除了内地和经济偏远地区,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古代建筑外(多数已经演变),在沿海和一些口岸,外来的东西方建筑,逐渐多了起来。这样,实际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形成了以模仿或照搬东西洋建筑为特征的潮流;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后期,又出现了以模仿中ณ国古代建筑或对中国古代建筑改造为ฦ特征的另一股潮流。可以这样说,这两股潮流,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相互交叉、互相作用、此起彼伏,影响着中国近代建筑史。到เ了这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又重新า受到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史,呈现出中ณ与西、古与今、新า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的错综复杂的状态,因而,中国近代建筑也呈现出多元文化风格。

1้946年1o月,梁思成受邀到เ耶鲁๥大学讲学。在这时期,他完成了《中ณ国雕塑史》的创作,把中华文化的瑰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美国东亚问题专家,曾任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的费正清,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在我们心目中,他是不怕困难、献身于事业的崇高典范”。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技展史》中,有多处引用梁思成的著作。

如果提起中国艺术家徐悲鸿,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他既ຂ是艺术理论家,也๣是著名的画家。同徐悲鸿一样,梁思成不仅只是研究建筑学,他同时也是建筑师。他的著作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梁思成文集》;他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的设计。

总的来看,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就能概ฐ括出他的功绩,梁思成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研究、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创立者;同时也可以说,他是中ณ国近代最著名的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