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每天读点南怀瑾全集 > 第17章 做人的智慧:在儒家的理念下入世3

“道不同不相与谋”是择友的一个ฐ重要原则。朋友是要志同道合的,志不同道不合那也只会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孟子说过:“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培根说过:“财富非永久之朋友,朋友才是永久的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奥运会上,有许多运动员患得患失放不下,本来挺有能力夺冠,结果反倒丧失了机遇。而有些人一切都放得下,原本没有能力夺冠,反倒发挥超常,一举夺冠。

“不过是定慧力罢了!”

“现在这种高僧却寥寥无几,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如何达到般若境界

南怀瑾语录:怎样才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的观行呢?你是这样从起心动念,慢慢起修,慢慢观想,走路也๣好,做事也好,随时不离心中自我观照ั,等智慧功力深入以后,自己自性实相般若的智慧爆发了,就不是先前๩追求心念起动时的观想智慧了。我们观想的观是妄心观妄心,妄想观妄想,虽然能ม观的作用是理性的,但仍是妄想。审察自己心念,观到เ功力深了,因缘成就时,自然呈现智慧德相。

人生苦短,我们为ฦ生活奔波,奋斗,努力,都是为ฦ了让自己้更好地生活。但生活的最终本质就是内心的宁静与平安,所以何不平淡看待一切?无论欢乐่还是艰难,到头来都是过眼云烟。百年之后人都是一堆白骨,何苦辛劳终生?

一日一心得

作为老师๲,有义务了解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确立愿意终生追求的目标。没有做到这一点,所有关于目标的话题都是误导。不谈目标的问题๤是更大的误导。

三是知识误导。老师对知识掌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固然会造成误导,但这还不是最严å重的。有时候,老师会根据自己的观念妄解知识,这就是可能造成比较严å重的问题๤。比如,有一位学生抱怨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师们就用爱迪生的名言来教导我们:天才=99%的汗水+1้%的智慧。然而老师๲却始终没有把爱迪生的话完整的告诉我们。”爱迪生的原话是:“天才=๡99%的汗水+1%的智慧。而那1%的智慧却比99๗%的汗水更珍贵。”老师把后面半句话省略掉,意思就全变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中ณ国人以勤劳为ฦ美德,而这句话是反勤奋的。但这么一省略,学生得到เ的只是被曲解的东西。

反观我们自身,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在这娱ຉ乐喧嚣的时代找回一颗大悲心!

一日一心得

有一个ฐ平时爱花钱的朋友说:“佛教讲广结善缘,我也结了很多缘啊!你想想,我一天到晚请客,那一桌桌的酒席,光一桌就一万多元。我不是很慷慨吗?而且每次给小姐的小费每人都一千元以上。很多人说我不慷慨,到เ底我哪里不慷慨?”他是非常慷慨。可是他不知道一桌的酒席费用,可让暗角的众生,维持很久的生活费用;破茅屋中ณ,淋雨受寒的老弱贫病、孤儿寡妇还等待救助!他更不知道一桌数万元酒席的钱,在医院中ณ也许可以救回一条人命。他或许都没考虑到เ这些,只是天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便是顺ิ于生死的众生。

谁才是真正的“菩萨”?那ว些怀有一颗善心去做一件件小事的人。比如那些勤奋敬业的老师๲,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理解非常有限,他们却愿意用自己的肩膀,将学生们送到更高的境界ศ,这不正是“自未得度,先度他人”吗?比如那些奔波于各地的社会志愿者们,自己尚且工ื作都难保,却愿意拿出有限的能力是去帮助他人。比如,那个到เ处要饭的乞丐,却愿意把自己讨来的钱捐给希๶望小学。——这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今天我们的用人之道,我们选拔和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似乎依然坚持的是这个原则ท。当然,其德和才的内涵都已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周公本人,不但不骄不吝,而且是谦逊大度的典范,这也是人所共知而勿庸赘言的了。

孔夫子教导我们,德育是整个ฐ教育的基础,所以抓教育首先要抓德育;孔夫子还告诉我们,德育本身也有基础,要抓德育就要狠抓这个基础。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根本”,也就是抓基础。这里的“本”即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高尚道德、高尚人格的人。

孔子心目中ณ有高尚道德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人,也就是能“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ม济众”,即对大众博爱、能为人民大众办事实谋福利的人。

为了使这个高尚的道德目标具体化,以便通过社会教化和自我修养来逐步达到เ,孟子在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人做人”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格教育”问题๤。其基本内容是:教人做人就是要教人做一个人格完善的人,道德教育就是人格教育,按孟子的话说就是实施“人道”:使人明白做人的道理,明白“人兽之别ี”,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他明确指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说,如果只讲究吃饱、穿暖、居住安逸而不受教育,人就会失去人格,和禽兽也差不多。为此他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论证了人格教育的基本内涵应为:“仁、义แ、礼ึ、智、孝、悌、忠、信”八德,